竟敢骂人,给你看看知道了
根据
1.《刑法》第246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适用情形:在网络上公然用恶毒语言辱骂、嘲笑受害者,或者制作、传播带有侮辱性质的图片、视频等,情节严重的(如点击、转发量巨大,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构成此罪。
特点:此罪通常是自诉案件,即需要被害人自己收集证据去法院起诉。但如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例如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或导致被害人死亡),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公诉。
2. 诽谤罪
《刑法》第246条:(同上)
适用情形:在网络上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如虚假信息被大量传播,给被害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或精神损失)。常见的如造谣他人的私生活、犯罪记录等。
特点:同上,通常是自诉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可转为公诉。
3.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刑法》第253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适用情形:网暴行为中常见的“人肉搜索”,即非法获取并公开受害者的住址、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家庭成员等个人隐私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此罪。
4. 寻衅滋事罪
《刑法》第293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适用情形:根据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或者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可以依照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特点:这个罪名将网络空间视为“公共场所”,使得一些严重网暴行为即使没有直接线下扰乱秩序,也能被追究刑责。
5. 故意杀人罪 / 故意伤害罪(间接正犯)
《刑法》第232条、第234条:
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适用情形:如果网络暴力行为(如长期的恶意辱骂、威胁、散布谣言)直接导致受害者不堪忍受而自杀身亡或重伤,施暴者虽然未直接动手,但其行为与受害者的死亡/重伤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极端情况下,司法机关可能会追究主要施暴者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或 故意杀人罪 的刑事责任。这需要证明施暴者有“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间接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