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等不到msd1.20.1于是想出来个架接触网的新思路:
7 s( }3 Y u1 e) ~自己建个接触网架和接触网的模型(实体模型,架和网单独各分一组)
7 ^, C1 p/ q, |/ x0 W在自定义资源包创建器里导入模型和贴图,把车长设为1,车辆节数预览拉到最大,然后按照你建模的接触网长度通过设置各个组的黑名单和白名单来把每组接触网连起来. Y# t/ a/ J, }$ R/ D$ m
注意车长设置为1时每个模型的实际间距为2格,所以黑名单白名单自己算. Q2 x1 y N# x) m* D( u% h
然后导出资源包,在mtrcustomresources里面把gangway_id:xxx改成has_gangway_connection:false,然后保存,就可以使用了
& P5 ]5 j* _1 Z+ g' F: M. l; P$ `3 Q8 ^6 {$ P' [. c0 @
使用注意事项:架设接触网时使用侧线轨道(因为上文把接触网模型作为车辆模型,然而如果将其作为轨道模型会导致接触网架偏离弯道曲线,所以没用这种方案)
5 z) A$ x) |* B5 V+ [* m" F且侧线轨道长度最好为(接触网架间距)*n+2 (当然+2也可以改成加别的,最后接触网会在侧线中间出现,所以为了适配曲线和坡道最好还是+2)5 w8 P, c" C$ X& }
其他特性自己调试()最终效果如图! j4 H. _* r6 X7 o
: t' Y: W4 D* |+ }
相较于跨越和msd的接触网的优势:
" k0 d; ^ c8 o) N4 t在曲线区间内,这种架设方法更快且角度永远随轨道转弯而变化,不需要像其他mod一样一个个架一个个微调)+ P1 k' B' t' X6 Z0 U6 G/ @2 {5 O
高度自定义,自己建模自己架/ z* o* k. ?& X) l- \
支持使用交替的定位法(两种定位法各一组接触网,黑名单白名单慢慢调)* \: Q$ O. x' B4 s- F& c
/ H Y! ^& q0 R9 W) D! F缺点:! O2 K* Z: Y4 g+ M3 n/ _
渡线区间架设这种接触网很头疼' s2 C8 Q4 v' w/ X' p
接触网架间距不灵活,弯道和直道还得采用不同间距4 T9 A3 \! T* t) K9 Z
复线或多线的曲线区间如果只用一条侧线轨道架接触网很可能会错位,除非转弯半径够大或者接触网架间距够小3 h, T A5 x' G% D8 J$ i
对原有线路的转弯半径和区间长要求较高,建议给新线路用这种接触网" o5 T1 L4 i- z% C0 _
9 s$ y% D. `2 q; y; w* ^7 G* D
9 ?; O6 G0 Z1 U+ o1 r* J( R' S
' E7 H/ D9 @/ ?
' Y/ \( b: z, R# n; w" r% ?/ [! u- s. k+ K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