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曾在國際上廣泛代表中國,現今多通稱“台灣”。中華民國建國時,以前清之中國既有領土為疆域,現有效管轄範圍則包括台灣、澎湖群島及其附屬島嶼,以及中國大陸福建沿岸的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等島嶼(多合稱為“台澎金馬”、“台灣地區”或“自由地區”),土地面積共36,197平方公里,其中台灣及其附屬島嶼占99%以上;目前主要領土、位居東亞島弧的台灣本島,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西隔台灣海峽、南界巴士海峽、北瀕東海,其地形陡峭、景觀多樣,約三分之二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地形。中華民國全國人口約2350萬人,人口密度在全世界人口大於1000萬人的國家中位列第二,其中大部分居住於台灣西部平地,形成數個都會區。首都為台北市,人口最多的城市則為新北市。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於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告建立中華民國,並在數月後正式取代清朝繼承中國政權。 建國初期為北洋政府執政,北洋政府首腦袁世凱試圖稱帝,失敗後,中華民國政治上陷入長期軍閥混戰及南北分裂,社會上則持續走向自由化及西化。 1928年,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通過北伐於形式上統一中國,之後以黨治國施行訓政,以三民主義為治國最高原則,推動國家現代化; 另一方面,此前有合作關係的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决裂,先後建立數個割據政權,雙方展開長年內戰。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並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環;   抗戰期間,國共第二次合作,但戰後再度爆發內戰。 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施行,國民政府改組為行憲之中華民國政府,但未久因內戰規模擴大而宣告動員戡亂、並凍結憲法部分條文,國家走向威權統治。

  雙方長期在國際社會上競逐中國主權,並時有軍事衝突,為世界冷戰格局的一環。     2000年的中華民國第二次總統直選由民主進步黨勝出,達成行憲以來首次政黨輪替,此後政權和平轉移等憲政秩序運作成為國家政局常態。

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在經歷數次修憲後成為半總統制政體,以總統為國家元首、行政院院長為政府首腦; 中央政府按五權憲法精神分為行政院(內閣)、立法院(國會)、司法院(掌管各級法院)、考試院及監察院,地方政制則依行政區劃分為2個省(已虛級化)、6個直轄市、13個縣及3個市。 外交上,中華民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之一,且曾是其會員國與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但其聯合國“中國”席次在197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後,逐漸失去世界多數國家的外交承認。 現時中華民國僅有12個邦交國,為有限承認國家,但與美國、日本等眾多非邦交國發展夥伴關係,同時也是數個政府間國際組織及多邊機制的成員。   但自1990年代至今,臺灣與中國大陸在軍事對峙相對緩和的情勢下,仍發展緊密的經貿、民間交流等非官方關係。

中華民國提倡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等基本價值,並持續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社會救助方案、多元語言文化發展等政策; 其社會由臺灣原住民族、漢族(包含閩南、客家兩大民系及外省族群)、新住民等多元族群構成,相容南島、中華、日本、西方及全球各地文化,同時在視覺藝術、文學出版、表演藝術、電影、戲劇等藝文領域均有所發展。   主要產業包括製造業、服務業及貿易業等,是世界電晶體、資通訊產業的重要領導者,在全球經濟佔有重要地位,同時與國際社會之間有著極高的經貿依存度。
收藏||积分: 0|圈主: 海岛奇兵蒋介石

在本小组中寻找帖子

 

小组地址

[复制]

海岛奇兵蒋介石 创建于 2025-9-30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